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24    次浏览
红细胞减少造成的贫血是在肿瘤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宿主、疾病和治疗三方面的因素(表9-9)125]。 细胞毒药物长期应用,多数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值得重视的是DDP、叶酸诘抗药(MTX、TMTX)、嘧啶拮抗药(5 - FU)、嘌呤拮抗药(6 - MP)及烷化剂等。二、防治对策对肿瘤患者贫血的防治对策主要有输血和应用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两种方式《1. 输血:输血是一种对症处理,如果血红蛋白(Hb)降至70?80g/L,则有必要输血治疗。全血输注的主要问题在于患者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及抗血小板抗体的形成。防止这些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成分输血: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去除;②应用放射线进 行预照射,一般照射剂量为15?20Gy[26]。2.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红细胞系造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造血干细胞经过未成熟的造血前驱细胞,分化增殖为前成红细胞系前聛细胞(BFU-E)—后成红细胞系前驱细胞(CFU-E)—前 成红细胞,再经过几个阶段的变化,脱核后形成网织红细胞,进人血管内形成成熟红细胞, 运行全身(图9-4)。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作用与CFU-E,促进其增殖及分化。EPO受体可见于CFU- E到前成红细胞的各阶段,从图9 - 4所示的EPO受体分布亦可见到,其高峰位于CFU- E〇作用与BFU-E的因子是被称为爆发助长作用(burst-promotingactivity,BPA)的因子,但BPA是IL-3、GM-CSF等活性因子的总称,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IL-3。随着从BFU- E到CFU- E分化的进展,其敏感性也从BPA移向EPO。(2) EPO生成的部位及其调节:生成EPO的主要部位是位于詩皮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但也有人认为应是肾小管细胞,除肾脏外,肝脏也产生EPO(肾外性EPO)。EPO生成量的调节因子是动脉血氧分压,因某种原因(贫血、心肺疾患、高原生活等)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时,产生EPO的能力就会增强。 (3) EP0基因及其表达:1985年人类EPO基因被基因重组后,证实EPO基因位于7 号染色体的长臂(7qll-22)上,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EPO基因编码193个氨基酸分子,在处理过程中切断了 N端的27个非水溶性氨基 酸(肽键)及C末端的精氨酸,变成具有两处S-S(二硫键)结合的成熟蛋白质,接着与糖 链相连接,形成分子量约为30000的酸性糖蛋白质。EPO活性在体外被表达时,必须具有此糖链部分。 基因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宿主为具有糖链合成能力的培养动物细胞,即中国仓鼠的卵巢细胞(CHO细胞)。正常人血中EPO的浓度为4?30U/L,在严重贫血状态下可增高100?1 000倍,然 而癌症患者在慢性贫血时,EPO水平却常常低下[27’28]。(4)EPO受体及细胞内传递:1989年EPO受体基因被基因重组后,证实人类EPO受体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的短臂(19p)上。EPO通过与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促进RNA及DNA的合成,从而引起CFU- E的分化成熟、分裂过程。EPO所致细胞内的变化,最早可见的为珠蛋白mRNA的表达,添加EPO后2?3小 时,珠蛋白mRNA即出现于细胞内。此外,亚铁血红素合成酶通过添加EPO,按照合成过程的顺序,分阶段诱导合成。其后伴随细胞的成熟,在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变化成为成熟的成红细胞。■(5)EPO的临床应用:1994年David[29]对四组病例观察了EPO的临床效果。第一组患者未接受化疗,第二组接受不含DDP的化疗,第三组接受含有DDP的化疗,第四组给以安慰剂。前三组患者均每周3次皮下注射EPO,每次150U/kg,连续应用12周。结果 显示应用EPO的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与安慰剂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髙,化疗后需要输血的次数显著减少,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表9- 10、11)。1995年美国ASCO 会议上,Mastrc报告43例给以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患者,EPO组22例,对照组21例,结果 对照组有48%患者Hb低于100g/L,9.5%需输血治疗;而EPO组则无1例需输血处 理[30]〇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要使用抗癌药物化疗,而这些药物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毒副作用,比如白细胞下降、脱发、腹泻、呕吐、睡眠差、食欲不振、淋巴水肿等,使化疗难以顺利进行,甚至被迫中断或延迟。 多篇文献表明,硒的生物学功能有助于减轻肿瘤病人在化疗时的毒副作用,起到很好辅助治疗的作用。为此,研究人员建议肿瘤患者可以选用含硒的药物减轻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减轻化疗不适症状,增强病人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而且硒是一种抗辐射损伤必须的微量元素,化疗/放疗前后都补硒,对体外培养细胞都有保护作用。所以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硒的食物,癌症化疗病人每天对硒的需求量是600-800微克/天,例如动物肝脏、海产品、鱼、蛋、肉、蔬菜、水果,不过食物中的硒远远满足不了病人硒需求,可以选择已知剂量的补硒制剂,所以医学上建议患者多配合服用禾存富硒麦芽粉,改善病人各种症状。